牛頓在蘋果樹下 Newton's Under The Apple Tree


(「牛津」和「牛頓」,當天是個笑點:學生想問的是從我的簡歷中所看到的最高學歷,可是對「牛津」大學聞所未聞的他,比較知道「牛頓」……)


貴為國立高工的校長遠道造訪我的時候,我們其實都素昧平生,只是,服務工作的牽連,使我們談上了話。


「我們學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絕對弱勢,因為他們的程度真的很不好……」校長語重心長。


接著,輪我到該校造訪。學校當中其他主管們異口同聲的觀點,都是:

「我們這個男同學、女同學一百比一的學校裡,英語可說是大家最不想碰的。」


我喜歡挑戰,尤其是愈不想學英語、英語學得不好的人,愈是我想挑戰的目標,因為我相信憑藉自己的視角與觀點,可以促成改變。於是,在近日的某一天,應邀來到該校校園談話的我,面對的,是這些在我初初進入教室吵鬧到天花板快被掀起來的學生。


我們的互動在良好溫和的情況下,漸入佳境;第一次見面,無法給他們紮實的英語力,但是在扭轉他們觀點的過程當中,發現他們逐步安靜下來,聆聽我的談話,其中重要的部份包括


I Can Dream. 懷抱理想的重要性 (人生有夢、逐夢踏實)


I Am Good Enough. 我並非無關緊要之人 (認定自己的重要性,但不浮誇造作)


一位留在同一個空間陪伴學生的老師告訴我:

「這些學生我帶過,上我的課時非常吵鬧,但妳卻讓他們完全安靜下來,所以我決定留下來聽妳的課程,覺得一定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互動的過程一如音檔中所示,有不少歡笑的成份,而我最有成就感的應該有兩項:


第一,讓這些高一的職校學生,跟著英語兒歌動口、動手、動腳;


第二,下課時很多學生一半不好意思、一半大方地跟我道別時,一位原住民學生,也是(想問「牛津大學」在哪裡,但是)寫了「牛頓在哪裡」的那一位,和他的同學們在經過我的時候,跟我說道:「女孩、再見!」


意思是---一個神采飛揚的老師與他們的互動,讓他們開心。


所以,這個作品裡面,摘錄了這些國立職校學生們在學習單上的回應,其中包括簡單的自我描述,和一些與他們在年齡上又相差了一大截,只有國小低年級學生上課的反饋。


這種學生們在我面前的反應,使我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必須擅用自己的天賦才能,讓更多人在學習的路途之上省去跌跌撞撞之苦,走向康莊大道。


無比感謝該校上至校長、及各處室的教職員,下至這些一年級的學生們;這個世界總因為這無限的美麗感動,而有無數的風情處處,所以風景秀麗、處處是感動。


在專業能力上如此這般萬有引力的施作,希望能夠造福更多學習者,相信也能夠為我所認為重要無比的服務工作細節,更添華采!!!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前輩子我是隻蠶寶寶?! Were I A Silkworm In My Previous Life?!

Proposed HEARTWARMING Project in 2025 二○二五寒假溫馨之旅行程內容

二0二五年第一季國際教育足跡 RECORD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Beautiful Communications 良質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