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大利從何而來
義務指導中學生英語學習心得 (點擊即可收聽,內容中英貫穿)
那是我記憶當中最鮮明的一次廟裡求籤,爾後或之前,倒是未曾作過這樣的事。
身為一位學生代表或者秘書,在接待外賓們的時候陪他們一起由警車開道,來到台灣中部附近著名的廟宇時,外賓們好奇放在桌上長長的筆筒裡面的一根一根細木,作為何用。
經過住持的允許和協助解說,開始跟他們翻譯那是什麼。
「什麼,一個籤代表這個人的未來?
這什麼迷信啊?」一位某國代表這樣說。
另一位他國代表則說:「你就算不贊成這種事,也不需要這麼狂妄表達你的意見吧?!
人家的文化自有其特別之處。難道你的文化裡面都沒有無稽之談?」
還有一位則對著我說:「不然妳代表我們抽一個籤吧!
我們又不是這裡人,這裡的神明估計也不會保佑我們吧?!」
住持聽著我的翻譯嚴肅說著:「神明誰都會保佑的,誰只要意正心誠求籤,就會得到神明的庇佑。」
這種狀況底下,只見幾十位膚色不同、性別不同的不同國籍人士,開始抽籤以及進入詩籤解釋的過程。協助大家了解詩籤之意的我,感到特別有意思。當行程快到尾聲,大家即將集合時,幾位後面留下來等候聽我翻譯完詩籤意義的代表們說:
「妳也抽一個吧?!
看妳的命運如何?」
住持操著他非常閩南口音的腔調說:「是啊,這位同學,妳不要只有幫這些阿豆阿(外國人),妳也抽一個好了。」
結果抽到什麼呢?
住持告訴我那是籤王,大吉大利之兆。
很長的一段歲月我都保存著那個籤詩,只是在不斷行腳於各處的過程裡已然遺失;我之所以保存著籤詩倒不是由於該籤乃籤王等級,而是籤詩的文辭精妙令人愛不釋手,以及當時進行這種「工作」背後的深義—
它需要經由各大專院校派出該校優秀學生後,再經過部會甄選。刷下的人多上榜的人少。接待外賓期間雖然吃得好、住得好,卻幾乎毫無收入可言,比起在外接家教和到補習班當英文老師打工的收入,簡直可用杯水車薪來形容,然而對於這種服務工作樂此不疲的我,會在抽到那只籤王後的年復一年,繼續前往服務現場,並且協助新進夥伴們的適應。
由於在五專時代就進入這樣的活動中,後續仍有在台的大學生涯,所以我成為少見的能在相關活動中持續不斷服務直至大專學生生涯告停為止的「學生秘書」、「輔導員」等依活動、年份不同而職別稱謂不同的學生。
就這樣的,我就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一年又一年,讓這些外籍人士到我的面前來,讓我透過他們,開展我在台灣的「遊學生活」。
一如音檔中所談,我無法和別人有一樣的生命軌跡,但是接觸不同的人、事、物使我對人們產生一種尊重甚至信任的信念,認為我的故事可以交付予他人,使他人產生轉變,並且,是正向的轉變。
為什麼有這種信念?
也許就是因為那一只籤……
如果我只是一個單純的遊客,來到這個廟宇,一分一毫沒有付出的就要得到籤王,這是有可能的嗎?
神明只要我們燒的紙錢和祭祀的禮品嗎?
我沒有答案,因為我不可能重頭再來一次,不參加那樣的活動,去作一個試驗,看看身為遊客的我是否也會抽到籤王。
但我知道的是,雖然我還有許多不夠努力、用心的地方,可是我還是會盡我的全力去作更多有質感的事,讓更多人心存善念並且奮發向上。
如果因為這樣而得到一個上上籤,而能夠把這樣的恩賜分享給各方人馬,一如在那天的廟堂之上我們互動的畫面,我始終相信,那才是我抽到上上籤的主因。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