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銘心之假期工作整整一日的匯整與朗讀分享
(上為在此工作之「學生」所書。「學生」們是在公校教書的教師,年齡層、教學科目、授課學校各異。)
以下藍色劃線部份點擊後會聽到音檔;週五下午課程雖然進度雷同但內容相輔相成,本次課程設計為「科學類別之醫學」,內分下列部份:
第一,字幕可轉華語、英語、去字幕 知名醫師演講
第二,醫學院學生海外服務後轉變 (運用一有版權之拍攝過Hope並公播於公視之影片些許部份,談及深度服務與其效益)
第三,教師們自有之潛質、決心、動能激勵
(本朗誦版本前面43分鐘為「快樂學,修鍊幸福的24堂課」中第六課,痛苦的鍊金術,回應教師們上課及下課時討論到的「面對不愉快、痛苦」,本書天下出版發行中文版本,朗誦亦為中文版本;作者馬修里卡德為國際知名人士,所出之書並不以佛門觀點看待萬事萬物,所談演講亦不宣揚宗教;Hope亦無宗教信仰,僅從利他主義角度切入。
本朗誦版本後半部為「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第三至第六節,提供參與Hope課程教師預習及複習之用。)
從來我作事就是為了群眾的利益而著眼,在我的內心沒有名或利的考慮,即使也許別人看來有著這樣的考慮,就我自己本身的角度來說,是完全沒有的。
我沒有要討好任何人的需求,在我的生命歷程中,我也從來不需要以討好任何人的需求而換來工作機會、服務的介入點……相反的,很多情況之下,是工作機會走向我的面前,與我正面相迎,而我所要作的是接受或者推辭。接受之後,我就全力以赴。
人生活在社會當中,在任何一個專業場域當中,拉扯,都在所難免。一如長年支持我進行國際服務及相關工作的人們早早就警視過我的:
「假若妳作的好,別人會認為理所當然;假若妳作的太好,別人會用盡各種方式拉扯妳的平衡感;假若妳作的不好,別人會覺得妳活該……還好的是,妳一直在我們的記錄裡有著絕對的平衡感,而且,我們—相信這包括媒體人、教育界或業界的高層,一切在妳的社交圈範圍,眼睜睜看妳一路過來的人—我們相信大家總是會非常好奇,有什麼人可以讓在我們眼中這樣的妳,失去妳的平衡感—如果妳要失去的話……因為妳那種堅定的溫柔,揉合了溫柔的堅定,就算人類聽不到,眾神也會聽到。」
我和宇宙與世界的對話,也許從來沒有停息過,不論在什麼地方,我似乎都可以在悲喜交加的情況之下,遇到貴人,彷彿上天作好了安排一般。
就這樣,在這裡的工作,當我想到各校去了解上我課程的老師們到底在怎樣的空間和環境中教學時,我又和一位超級業務員見面了。
超級業務員是一位美女,職級是主任,曾經賣過知名跑車,因為孩子們年紀都大了,所以成為一位不賣跑車但販賣一般車輛的業務員。她的雙胞胎孩子們在三十年前出生時,只有一千公克,在保溫箱中生活數個月才能夠到一般環境生活,沒有健保的當年,他們只能四處籌錢;一路以來,她和先生經商卻得不到加盟核心組織的協助,必須自己開發商品製作方法,但還是苦苦撐持了十多年,養了十餘名員工;就在蠟燭多頭燒的同時,還必須面對家裡面所請的外勞已經在台灣懷孕了,她和先生還需透過警方通知的狀況……
「真的,我什麼都經歷過了,都是大起大落。」美女主任說。
我很訝異地問到:「怎麼再爬起來呢? 您真的是活教材耶。」
我們的談話在她窗明几淨的辦公場所中進行。她讓我想起最近與我談話的一位校長,她對著我說話,說著說著淚如雨下;又或者一位我已相識多年的大姊,也在近日與我會面時,說到感動之處在我面前淚眼婆娑;再或者是在課後留下來的老師們,與我談談她們的心事。
這位相識多年的大姊跟我說:「我每次讀妳的文章,就在想,這個世界上怎麼有這樣的人、作這樣的事……妳的胸襟之寬闊,令人嘆為觀止,我就在想說,我們這些人這輩子怎麼過的……」大姊年事較高,如她所言,看過的人千千百百種,但對於我,總是溢美之辭多了些。
回到美女主任的現場,她說到:「老師,妳真的是標準心想事成的人,每一次妳想出手,就會有在妳的預算裡面適合妳的車等著妳。這次妳看到的車,我自己一開始都還不熟悉,結果妳就打電話過來了……後來我一看之下真的嚇壞了,這台車比妳上次看到的那一台還要好,上次,妳也是臨時告訴我的耶,而且上次那台車馬上就像在等候妳一樣! 真的是如有神助,別人苦苦等了許久許久,甚至一天到晚打電話給我,但都沒辦法碰到……」美女主任這樣跟我講。
我回應到:「真心感謝大家的加持。我其實也是一位前輩提醒我開車比較安全。接下來我就默默跟老天爺溝通、向祂求情,希望自己能夠服務到更多人群,那麼,我會需要一台與我可以好好共處的車子,加深及加廣我的服務範圍。爾後,就像我現在這個工作一樣,打開網路,就來到我的面前……」
說到這裡,我還想到我的外籍盟友:
「妳知道,我們的大門隨時為妳而開,妳要是碰到資源過於貧乏的、無法讓妳發揮的合作對象,妳就離開台灣,懂嗎? 我們會很好奇是什麼樣的人認為妳應該被限制妳可以發揮的能力。」
我沒有說話。
「我們要妳把那些妳在自己國家、自己服務的地方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寫下來,用英文,寫給我們看。我們會幫妳找出版商。」
「蛤?!」
「為什麼不呢? 妳那麼會寫作,妳的故事本來就已經很感人了,我們一直在等妳的出版,妳不知道嗎? 現在妳不在這裡,我們讀妳的故事,有錯嗎?」越洋電話,這些從來不在乎電話費的人,邏輯,有些不一樣。
但真的不一樣嗎?
「老師,妳接下去要開什麼課? 我要找同事來上妳的課。」在此市區工作的教師們,因為上過我的課而在課後如此對我說。
我笑了笑,謝謝各位老師們成為我的學生,又成為我精神糧食的動力。
「真的,妳要知道,我是因為妳在教,我才來上課的,如果不是妳教,我知道很多人都是這樣,有那麼多大家的反饋聲音老師妳聽不到嗎?妳不開課的話,那不但違背大家的想法,使大家觀感不佳之外,我也不會想學英文的。」
我進入了一種哭笑不得的狀態之中……所以還是忍不住在課堂中叮嚀教師們應該要努力增進自己的能力,一如他們所言:「獲得了激勵」,那麼,就要有實際的動作產生才好,否則,實在交待不過去。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