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銘心
一
與我說話的老師眼睛很大,五官美麗,說道:「我就說嘛!!!老師您就是讓我感覺到太有深度,怎麼有人會這麼主動而又熱情唱歌、寫文章、講英文故事等等跟別人分享呢? 那要有很多可以分享的事情才能作到這樣啊……」
我只能站著傻笑。
先前這位老師課後與我講的話都是「妳是氣質美女耶,我們這種都是歐巴桑級的……」但我卻非常不以為然。這次,這位老師找出了我的著作,原來工作場域上的交集和可能,如此廣闊。
正如同數日之前和另一位處理行政工作的老師談話時,他將話題帶到了「價值,不是用世俗的金錢可以衡量的……」老師提及他在工作上如何將電算界面以個人為單位引入,節省人力及經費的開銷,這是一種成就感。
他說:「就像妳作事思想的是面面俱到,改個作業要花大半天時間,可是大家的英文因為妳而有不一樣的視野,畢竟妳的經歷那麼豐富,一件別人眼中芝麻蒜皮的小事在妳的筆下都可以妙筆生花,什麼都能入筆。」
我默默想著,這和當時考空姊或者擔任空姊時真是雷同,無時無刻都有人在審視著妳、打量著妳、考核著妳。並非妳不能有半點閃失,而是妳總是必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求取中庸之道。
今天,狀況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所教授的人群,從學生群走到公校教師群;我看到他們與我在教室內外的互動狀況,身為一位教育者的直覺,知曉他們實是有所收穫,但又不敢妄下定論,故而,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問卷,想了解三個月以來在這個新的市區,我的成效為何? 此地適合久留與否?
回收問卷之後於假期中細細閱讀,令自己瞠目結舌的是對於「未來您是否推薦同事參與晧璞(Hope)老師課程」一題,百分之百的答案是「會」,原因大多是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具啟發性等等。此事給我的課題是如果投資報酬率高,教師們從我的教室裡面可以有所收穫,那麼,我該如何鼓舞眾人將這樣的知識與學習態度與我同行,一起散播出去,影響更多老師及學生。
(以下問卷範例來自於兩個各有五十名左右的班級,參與者均為教師,問卷為隨機選取,兩班各取六份。上課時間已即將邁入第七週,每週上課一個小時。)
我該不該主動去各校像在其中一所學校的校務會議中,與所有的教師們見面,鼓勵他們在英語精進上產生行動力? 畢竟,那是能夠在教室裡面使用英語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第一步。而這樣的問題和想法,應該只是諸多課題當中的初步階段罷了。
對我而言,生命裡面種種刻骨銘心的畫面,像極了上天與我對話的過程,那些我所走過的山水大地,那些我所服務過的貧窮人口,從來未曾離開我的腦海;如果今天的我在服務人群的界面上有一絲一毫的更顯成熟,那必定是過去的我在這些路途之上所遇到的貴人們給我的祝福與加持所造成。
在此地所有的人們也是我的貴人。「老師,您要帶學生上台演出的話,想法是怎麼樣? 因為我有指導學生上台表演的經驗,也許可以給您一些建議。」上了我兩堂課程,目前連孩子也在我的班上學習的一位擅長音樂的優秀公費教師,教學經年有餘,直接對口到我希望施作的舞台表演之上。
貴人,原來處處皆是。
二
「老師,我要結婚了,喜帖寄到哪裡比較好?」和我認識數年的學生告訴我。
「恭喜恭喜!!!老師可以去妳婚禮獻唱嗎?」我問學生。
「真的嗎? 老師唱歌很好聽,一定會很棒。」
這事,就這麼定了下來。幾天之後,要結婚的學生跟我說:
「老師,我想安排您上台十五、二十分鐘左右,因為我認為您除了唱歌,應該也會想在婚禮上面發表談話,這樣好嗎?」
應允之後,我則在思考應該如何準備歌曲。詢問了過去所執教另一所大學,擅長音樂的學生們是否能夠撥冗協助我的演出。學生一口答應之後,婚禮之前兩週,我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彩排,婚禮當天是晚宴,我們在下午三點左右已經趕到了郊區現場,這才發現整個場地是開放式空間,收音無法精準之外,由於喇吧位置和樂器彈奏位置無法對焦,我們在彈、在唱時,會無法抓穩彼此間的節奏。
另外,賓客們是自助餐型式來回走動之狀態,不是在位置上就定位的模式。
再者,我們原本被安排的出場時間是下午近六時許,但是由於大雨過後以及婚宴所辦位置之郊區,賓客只到了五分之一左右。
和我的學生、也就是新娘,在她正梳妝打扮時協調相關狀況,最後決定近七時再上台。我們的演出無法到達彩排時的水準,第一次上台的學生們也顯得緊張,但是新娘新郎有許多節目表演,包括勁歌熱舞、互許誓言,台下觀眾無不如痴如醉,整場在四處都是稻田的地方舉行,我的內心充盈著許多平靜的音聲。
「老師,妳都不需要和新娘打招呼嗎? 我們到了和離開,都不需要說一聲?」陪我去唱歌的學生們,不認識新娘與她的這些同學,不一樣學校的他們,不但年齡層相異、也從來沒有交集。
他們不了解,有些人在作人作事上面達到某種程度的默契時,什麼也不必說就能心意相通。對這位曾與我因服務工作而到達國外、又時常保持連絡的學生,我們的默契已經溢於言表。
我想像著自己一如許多(國際)友人們所言「Hope她總是無時無刻不在串連著所有的人、事、物……」的談話內容,感受到「為了讓別人看來更美」,而沒有精心妝扮的自己,身在一場婚宴裡面,還是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的體驗。
「老師,您一直在談話都沒有吃飯,我們餐廳經理說給您打包一盒讓您帶著。如果您想吃甜點,有一種冰淇淋很好吃哦……」餐廳裡的服務生這樣跟我說。原來啊原來,妳總在默默之間,換來別人與妳的默默相伴。
我在更早的時間點結識了新娘,身為她的老師,我看到她因為修過我的課而產生的轉變,從一開始的本位到後來的成熟,從一開始的莫管他人瓦上霜到一而再再二三至偏遠地帶服務,一如我所一路行來的步履。在她的喜宴上,我看到和她同窗的、其他我的學生們;走過去與他們寒喧時,舊有的熟悉感湧上心頭,成長,原來就是如此刻骨銘心。
我就是一路行來如此刻骨銘心,才在她的婚禮中獻唱了「往後餘生」,對新人而言的往後餘生是死生契闊,但對我而言的往後餘生是一種更進步的服務手法與效益,而照顧到更多人群。當有人問到我看來很年輕,是否是知名歌手蔡女士的學妹時,我只是笑了笑,但很榮幸被那樣的一個國內校園訓練出來,到了世界上的富饒之處與貧瘠之地以後,又帶著那同一顆熱騰騰的服務之心回到國內,來到一個非直轄市裡協助全市的教師們,增加他們的英語能力;當我在都市中行走於此地的國立大學、公立學校、市政府時,有時日頭異常炎熱,我則往往想起在非洲的日子,如此靠近,一如現今我的學生們,與我這樣靠近一般。
新娘在婚禮之前就告訴過我,她籌畫了整個婚禮;當我們在下午三點左右到場時,新娘還穿著平常的衣服來來回回與其他的夥伴們,安置婚禮中所需的道具……
與我合唱的男士們雖然剛剛走出校園沒有多久,卻在我們練唱時一而再、再而三改編曲目走法、要求加強練習,直到我感覺自己的聲音已經開始沙啞……
以前我就聽過「什麼樣的老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這樣的話,我看著他們的行事作風,那種希望面面俱到的性格,到底是他們天生的、還是受到什麼其他人、事、物的影響呢? 我回想在進入此初來乍到的市區工作後,幾乎每一週週末我都騰出一天在校加班但從來沒有報請加班也沒有領過加班費,一方面思忖日前狀態,一方面規畫翌週事務,這樣仍然不夠,常常每日已到華燈初上,要不就是還有授課行程,要不就是仍在設計下一個班級、下一個階段的具體目標。
這與我在非洲的大山相同:我不需要別人告訴我我必須作些什麼,當看到有人貧苦如是卻無人應答時,自然而然我會產出處理相關事務的相關機制。
母親節對母親最好的交待,是身為一個人,對世間萬物感到無愧於胸。
很多人在與我說話時,總是會說:「那些遇到妳的人,真的很幸運。」
但我的回應總是:「是我的幸運,才能夠遇見他們。」
開車北上之後車子汽油不夠了,學生開車到加油站加油,我把信用卡拿了出來交給服務員,學生說:
「老師,不能妳付錢,我們以後還有很多事情要靠妳幫忙!」
「什麼事啊?」我問。
「心裡的事情啊,還有其他很多事。」學生大聲說著。
是的,很多事情沒有辦法用金錢衡量,那麼就不必衡量,往前走去即可。有很多人會跟我說到「綁架」兩個字,例如,哪個團隊綁架了我……但我總是感到,我被這個世界的刻骨銘心所綁。
那份刻骨銘心所以來自於宇宙的呼喊,那樣的吶喊使我願意在這世上的任何一處需要我的所在駐足,並且,雖然不及天使的大願大力,但我卻希望自己有大智大慧,可以排除那許多坐困愁城的心境,與他們一起站在迎風而又向陽的處所,引吭高歌。
Comments
Post a Comment